梅奥诊所新突破:以肿瘤之矛,攻糖尿病之盾,1型糖尿病发病降低90%!
时间:2025-08-04 作者:盛诺一家
假如把人体免疫系统比作一支训练有素的“缉毒犬”,肿瘤细胞就是狡猾的“走私犯”——它们在表面裹上一层特殊的糖分子“糖衣(唾液酸)”,让自己闻起来像“自己人”,从而逃过搜查。
既然这件“糖衣”如此有效,能否披在另一群无辜“好人”——胰岛β细胞身上、挡住1型糖尿病(T1D)的误伤?
答案是肯定的。
美国梅奥诊所(Mayo Clinic)的研究团队发现,只要在β细胞外层人为增加唾液酸,实验动物产生1型糖尿病的概率可降低90%。这条灵感来自肿瘤免疫学的“弯道超车”,为1型糖尿病治疗打开了想象之门。
梅奥诊所(美国综合排名第一的医院)
从“肿瘤糖衣”到“β细胞护甲”
唾液酸就像一枚“通关章”。肿瘤细胞大量表达ST8Sia6酶,把唾液酸密密麻麻地钉在细胞表面,掩盖本该暴露给T细胞的“可疑标志”,于是免疫系统“看不见”它们。
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干脆把这套“作弊代码”移植到β细胞里:让β细胞自己生产ST8Sia6酶,用同样的“糖衣”隐藏自己。结果,实验鼠不仅血糖维持正常,而且全身总体免疫功能并未被关停——
就像把“防弹衣”只发给β细胞,其他士兵照常巡逻 。这一招堪称“以肿瘤之矛,攻糖尿病之盾”。
(来源:Science Daily)
中国1型糖尿病:隐藏的“冰山一角”
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)2025年蕞新数据显示,中国20–79岁成年人中约有1.48亿人确诊糖尿病,相当于全球成年患者的四分之一;再加上7350万未被诊断的潜在人群,合计已逼近2.2亿,是名副其实的“糖尿病大国”。
1型糖尿病虽然发病率较低,但在过去20年增速明显,患病人数翻了4倍,且酮症酸中毒首发比例居高不下。
在诊疗上,1型糖尿病面临三重困境:
胰岛素依赖度高:多数患者仍依赖每日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,耗材负担重。
移植受限:国内每年完成的胰岛或胰腺移植例数不足百例,供体短缺与排斥反应双重掣肘,仅有“功能性治愈”的个案报道。
精准免疫疗法缺位:Teplizumab等在欧美已经获批延缓1型糖尿病发作的抗体药,在中国尚处引进或临床阶段。
新研究对中国患者有何价值?
1.替代“全身免疫抑制”的局部免疫调节
目前国内尝试的胰岛移植,需要长期吃免疫抑制药、增加感染和肿瘤风险。若能给移植细胞披上“糖衣”,有望像给士兵发放伪装服——躲过自家哨兵,而不必关停整个哨所。
对移植中心而言,这意味着手术门槛和后续随访压力大幅下降。
2.联手干细胞技术,放大“国产创新”优势
据国内媒体报道,2024年北京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CiPS细胞分化出的胰岛细胞,实现世界首例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,患者75天后停用胰岛素且已稳定一年。
假如把“糖衣”与自体CiPS胰岛嫁接——一边是细胞自带“身份证”,一边有“隐身斗篷”——双保险或许能缩短从“个案突破”到“可及疗法”的时间。
3.为国产人工胰腺与免疫疗法争取“缓冲时间”
人工胰腺系统正在国内多中心试验,设备价格和算法安全仍在爬坡期。如果“糖衣策略”能延迟疾病进程,患者就多出几年时间等待价格下探、技术成熟;对于青少年而言,这段窗口期尤其珍贵。
结语:
过去,它是肿瘤的狡诈武器;今天,它可能成为糖尿病的守护盔甲。
梅奥诊所的“糖衣护甲”提示我们:医学蕞大的惊喜,往往来自“跨界偷师”。面对中国1型糖尿病发病持续抬头、青少年群体快速扩张的现实,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更好的胰岛素,更是敢于拆掉学科围墙的创新精神。
或许不久的将来,医生对新确诊的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将不再是“终身打针”,而是“别怕,我们有办法让你的β细胞学会隐身”。
这一天,值得我们共同期待。
参考来源:
1.Mayo Clinic研究团队.“一种通过唾液酸改造β细胞的方法可在临床前模型中阻止1型糖尿病”
2.Pei Zhou, Luo Feihong.《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abetes in China》2025
3.腾讯新闻.《世界首例!自体CiPS胰岛移植功能性治愈1型糖尿病》2024-10-10
【盛诺一家】创立于2011年,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,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。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/日本/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、国际专家远程咨询、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 等业务,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-875-6700进行咨询!
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,内容仅供阅读参考,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。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,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,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"转自盛诺一家官网(m.terramites.com)"字样。
- 相关资讯
-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