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看病案例
命运眷顾了这位坚强的女孩,她的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。虽然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,但是比起瘫痪来说,这些副作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
回国前,美国医生还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复健计划,通过康复治疗,她的恢复也很顺利。
2017年5月,55岁的李女士(化名)刚刚退休,莫名出现了腰痛的情况,并且疼痛持续不减。李女士以为只是普通的疼痛,去做了中医推拿和按摩。但做了半个月,疼痛依然没有减轻。
众所周知,作为全球医疗发达国家之一,美国的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。今天要讲述的案例中,患者赴美后并没有用到所谓的新药、新疗法,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治疗,收获了正确的诊断和适合的方案,甚至收获了痊愈的希望。
在对滤泡型淋巴瘤患者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PRIMA中,数据显示,先给患者使用R-CHOP方案治疗,之后再给他们使用利妥昔单抗维持性治疗,让大约50%的患者10年内病情没有进展(患者可能仍有肿瘤存在)。考虑到患者属于高危型,这个强效的免疫联合化疗+免疫维持方案应该是合适的。
张先生和爱人在美国波士顿一共治疗了近半年时间,回国前,他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每天走路、散步,身体逐渐向康复迈进。
2023年3月23日,史女士作客盛诺一家直播间,与盛诺一家医学总监郑许芹进行了访谈对话,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治疗经历,以帮助更多癌症患者理性判断、少走弯路、得到更好的预后。
癌症、复发、转移、只能姑息治疗……这些字眼看上去似乎让人感到绝望,但是,只要有选择,就有希望!当陷入治疗绝境时,不妨将眼光看得更远一些,看向国外,看向全球医疗水平更前沿的地方!
耶鲁癌症中心成立于1974年,是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(NCI)认证的综合癌症中心,已连续45年获此殊荣。该中心背后的耶鲁大学底蕴深厚,共有65名诺奖得主,其中医学院拥有4名诺奖得主。
癌症,从某一层面来说激发了人们探究未知世界的潜能。中国癌症病人到海外寻医问药,就像打开了一扇寻求全世界医疗资源的窗。有时,他们所得到并非他们所预想的那样顺理成章,但是他们一定能感受到另一种文化和制度在对抗癌症、挽救生命时的态度与努力。
癌症4期是怎样的感受?当国内医生宣判已经“无药可医”的时候,老陈说,我们一家人仿佛一下子陷入了绝望的迷雾,就像行走在悬崖边,命悬一线,前途未卜…
美国权威专家
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
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
哈佛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助理教授
胃肠道癌症中心临床主任
临床研究办公室副主任
结直肠癌研究Douglas Gray Woodruff主席
哈佛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
结直肠癌中心联合主任
丹娜法伯/哈佛癌症中心胃肠道肿瘤SPORE项目联合领导人
美国癌症协会癌症幸存者营养和运动指南制定者
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院医学博士
耶鲁癌症中心主任
耶鲁纽黑文Smilow癌症医院主任医师
美国乳腺癌研究基金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
Susan G. Komen for the Cure的首席科学顾问和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
美国知名医院
癌症专科排名:1 (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)
癌症专科排名:2 (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)
心脏专科排名:8 神经专科排名:6 (2024美国医院排名)
癌症专科排名:4 (2024美国医院排名)